會作文,不會報告?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副教授/劉孟奇
作者:賢琴藝致 日期:2006-07-24 02:48
簡與繁
作者:賢琴藝致 日期:2006-04-09 13:18
前陣子聯合國廢繁體字
2008改用簡體為唯一標準
我認為
要研究一個國家的文化
一定得要了解其語言等相關工具
才能盡而深入探索背後蘊藏的知識
重組架構架構整個文化
繁體中文
是中國自古以來流傳下來的文化
簡體字並不是完全沒有存在
草書上亦常見之
一般老百姓也在使用
只是說
完全改變成簡體字
過於精簡
反而失去了一份美感
好比很多人一直提倡國際化
國際化就是要學英文
我覺得這是兩馬子事情
很多學者英文很好
但卻不好好做研究
我寧願學者好好做研究
做基礎的扎實工作
而非花而不實的秀英文
耍嘴皮子
做秀
而忘本逐末
把學英文跟國際化畫成等號
學英文跟國際化
有相關
但絕不是等號
簡繁亦同
過分簡化不是件好事
過分複雜也不好
適中即可
2008改用簡體為唯一標準
我認為
要研究一個國家的文化
一定得要了解其語言等相關工具
才能盡而深入探索背後蘊藏的知識
重組架構架構整個文化
繁體中文
是中國自古以來流傳下來的文化
簡體字並不是完全沒有存在
草書上亦常見之
一般老百姓也在使用
只是說
完全改變成簡體字
過於精簡
反而失去了一份美感
好比很多人一直提倡國際化
國際化就是要學英文
我覺得這是兩馬子事情
很多學者英文很好
但卻不好好做研究
我寧願學者好好做研究
做基礎的扎實工作
而非花而不實的秀英文
耍嘴皮子
做秀
而忘本逐末
把學英文跟國際化畫成等號
學英文跟國際化
有相關
但絕不是等號
簡繁亦同
過分簡化不是件好事
過分複雜也不好
適中即可
從明師學習勿懷疑
作者:賢琴藝致 日期:2006-02-17 00:46
竹解虛心竹品人品
作者:賢琴藝致 日期:2006-02-05 01:09
人有人品
竹子也有竹品
而竹品是需要由
懂得鑑賞的人來欣賞
不識貨的人
棄之如敝屣
有如
垃圾桶中的創意
不過
這年頭
人品還能被重視嬤?
學校中早就不再提倡
禮義廉恥
公民與道德的生活倫理
只因為那些是八股教條
雖說如此
現實中
還是有不少人喜歡掛在嘴邊
著不食人間煙火的裝扮
宣揚其修心養性
道德勸說
長久觀察下來
真是鬼打架
像電視上
許多愛情婚姻諮詢專家一樣
婚姻愛情大多不太成功
大概這樣
才能顯得出學有專長吧
人品不是靠掛在吹嘴巴說
會掛在嘴邊的人
人品多半也不怎麼樣...如小弟
只靠一張嘴
說半天
還是一張嘴
轉載一篇
我覺得寫的相當好的文章
教養與教育
現代人幾乎都受了很好的教育
可是教養卻沒有相對提升
為了一己之私
什麼狗屁倒灶的鳥事都幹得出來
新年一開春
搶劫襲警不斷
甚至連我們的海巡署官員
都被嗆聲
無線電電擊棒通通丟到海裡
國家顏面盡失
http://udn.com/NEWS/READING/X5/3139159.shtml
|
污名化的生活科技
作者:賢琴藝致 日期:2006-01-02 13:25
報載學生上工藝課(早更名為:生活科技)因使用機具操作不當,造成左眼失明,筆者感到相當遺憾外,只能說教育體制中的生活科技課程已實存名亡!近日李遠哲院長才在感概,筆試至上而忽略其他才能,應該從做中學培養創意!當年他為了做研究,自己親自吹製玻璃,解決實驗器材問題!試想吹製玻璃的技術,亦有相對的危險性,如何安全警慎的實作是生活科技課程,工安的第一要點!
學校教育重視考試學科,長期輕乎非考試課程,九年一貫將生活科技與自然(物理、化學、生物、地科)這些考試科目統整為領域課程,無非希望學生能奠定基礎融會貫通,但從務實面來說,筆試壓力下生活科技難逃邊緣化,畸形的生科課拿來上物理化學也就見怪不怪了!義大利與臺灣二次世界大戰後都是OEM代工的國家,如今義大利以創意加值,將品牌設計行銷國際市場,這麼多年下來,臺灣為什麼無法在學校教育中培養有創意的學生呢?潛移默化的生活科技教育不是短線操作速成能得,基礎科技課程無法落實,別說培養學生,像李院長願意嘗試錯誤並反覆實作的觀念。
生活科技(昔稱工藝)教授學生基礎科技觀念與實作,從傳播資訊、營建、能源動力、運輸科技中落實職業試探。因生活科技涵蓋範疇廣泛,需要受過專業教育訓練教師執教,可惜!前陣子不適任歷史教師亦可轉任。經過這麼多年的教改,這似乎是一個無解的問題,未來臺灣新生兒人口將趨向零成長,顯示重質不重量的教育環境將使補習教育日益蓬勃,社會貧富落差逐年加大,對社經背景不足支撐的家長,無疑是雪上加霜,學生更無法多元學習,遑論培養有創意的學生!
學校教育重視考試學科,長期輕乎非考試課程,九年一貫將生活科技與自然(物理、化學、生物、地科)這些考試科目統整為領域課程,無非希望學生能奠定基礎融會貫通,但從務實面來說,筆試壓力下生活科技難逃邊緣化,畸形的生科課拿來上物理化學也就見怪不怪了!義大利與臺灣二次世界大戰後都是OEM代工的國家,如今義大利以創意加值,將品牌設計行銷國際市場,這麼多年下來,臺灣為什麼無法在學校教育中培養有創意的學生呢?潛移默化的生活科技教育不是短線操作速成能得,基礎科技課程無法落實,別說培養學生,像李院長願意嘗試錯誤並反覆實作的觀念。
生活科技(昔稱工藝)教授學生基礎科技觀念與實作,從傳播資訊、營建、能源動力、運輸科技中落實職業試探。因生活科技涵蓋範疇廣泛,需要受過專業教育訓練教師執教,可惜!前陣子不適任歷史教師亦可轉任。經過這麼多年的教改,這似乎是一個無解的問題,未來臺灣新生兒人口將趨向零成長,顯示重質不重量的教育環境將使補習教育日益蓬勃,社會貧富落差逐年加大,對社經背景不足支撐的家長,無疑是雪上加霜,學生更無法多元學習,遑論培養有創意的學生!
標籤: 生活科技
做出創意
作者:賢琴藝致 日期:2005-12-29 13:24
李遠哲院長昨日的感概,筆試至上而忽略其他才能,應該實踐做中學培養創意!經過這麼多年的教改,這似乎是一個無解的問題,近日報載未來臺灣新生兒人口將趨向零成長,顯示重質不重量的教育環境將使補習教育日益蓬勃,社會貧富落差逐年加大,對社經背景不足支撐的家長,無疑是雪上加霜,學生更無法多元學習,遑論培養有創意的學生!
義大利與臺灣二次世界大戰後都是OEM代工的國家,但如今義大利以創意加值,將品牌設計行銷國際市場,然而這麼多年下來,臺灣為什麼無法在學校教育中培養有創意的學生呢?因為我們太過重視考試學科,輕視非考試課程,更別說強調做中學的實作課程,國人既有刻板觀念,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輕視技術人才,李院長所就讀的新竹高中向來以五育均衡發展為榮,潛移默化的教育不是短線操作速成能得,基礎科技課程無法落實,更別說培養學生們如李院長願意嘗試錯誤並反覆實作的觀念。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人性終究不離於惰性。九年一貫將生活科技與自然(物理、化學、生物、地科)這些考試科目統整為領域課程,無非希望學生能奠定基礎融會貫通,但從務實面來說,筆試壓力下生活科技難逃邊緣化,生活科技(昔稱工藝)培養學生基礎科技,亦從傳播資訊、營建、能源動力、運輸科技中落實職業試探,生活科技實踐做中學能培養創意學生。
義大利與臺灣二次世界大戰後都是OEM代工的國家,但如今義大利以創意加值,將品牌設計行銷國際市場,然而這麼多年下來,臺灣為什麼無法在學校教育中培養有創意的學生呢?因為我們太過重視考試學科,輕視非考試課程,更別說強調做中學的實作課程,國人既有刻板觀念,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輕視技術人才,李院長所就讀的新竹高中向來以五育均衡發展為榮,潛移默化的教育不是短線操作速成能得,基礎科技課程無法落實,更別說培養學生們如李院長願意嘗試錯誤並反覆實作的觀念。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人性終究不離於惰性。九年一貫將生活科技與自然(物理、化學、生物、地科)這些考試科目統整為領域課程,無非希望學生能奠定基礎融會貫通,但從務實面來說,筆試壓力下生活科技難逃邊緣化,生活科技(昔稱工藝)培養學生基礎科技,亦從傳播資訊、營建、能源動力、運輸科技中落實職業試探,生活科技實踐做中學能培養創意學生。
標籤: 生活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