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編鐘.排笛
作者:賢琴藝致 日期:2005-08-25 08:29
電窯
琉璃編鐘
琉璃排笛
作品名稱:達摩,利用噴砂技法
作品名稱:突破,利用磨刻與熱塑
說真的
要搞玻璃[xx(]
沒點本錢還真不行
不過都不是我的錢
以燒這個編鐘來說
圖中的電窯台製近十萬
燒一次的電費約七.八百
一次約可燒五件視大小
石膏約四.五百
這是邵尊漢老師跟國外玻璃藝術家購買了配方價值七萬
真正用來燒彎熔墜的平板玻璃才一百多
也可以選用較好的材料及油土但可回收再利用
加上琉璃工坊的炒作下
價格不斐!
玻璃的古稱琉璃
亦可稱水晶,因為成分相同都是SiO2
譬如說水晶吊燈,其實就是玻璃的燈飾
只是說天然水晶在商人的炒作下
聲稱具有磁場.跟天珠一樣
創新玻璃計畫
http://140.126.106.29/
是大華技術學院的洪愛娜教授主持
玻璃樂器是由新竹市立國樂團的許詩贏老師
與玻璃藝專家彭謙吉師傅共同研發的
我只是照著畫好的點鑽孔
排笛的玻璃管
據營隊老師說因買不到一般吹制的玻璃管
所以忍痛購買實驗室專用的玻璃管
耐強酸強鹼.耐高溫、耐刮、不變形
管壁厚薄.粗細都較為嚴格
價格上當然就高了許多
120公分多約一千元多
膠合用的紫外線太陽膠
據說也是很貴
透明膏狀.得曬太陽受紫外線照射才能膠合
兩個八度16管的省點用
材料費粗略估計約三千多元
再加些哩哩摳摳
還是不太平民化
在做這些玻璃樂器之前
我只有吹過笛簫的經驗
所以基本上是瞎子摸象
不滿意的地方不知從何改起
趁著回家上網找了些圖片資料
不過沒有比較完整的資料
最後翻了我的書櫃
居然在一本::竹笛實用教程/胡結續著/上海音樂出版社
附錄/第一節:笛子的修理製作與保養
找到了一些立即可用的觀念方法
這是2001年3月18日(星期日)至新財老師家,老師送的
大致上了解
筒音是和吹口與後發出音孔相關
八度音不準調整軟木塞或管徑
高低泛音與管徑.吹口.後出音孔邊的竹管有關
真是環環相扣.牽一髮而動全身
本以為排笛會好點
一管一音
結果排笛笛身的弧度.高低音的吹口斜度.
也是很細膩
目前我比較想了解
調音該怎麼挖孔
還請各位前輩提供心得
感謝
吹口部分是有再拋光
疑問頗多
上下管的膠合角度問題?
吹口角度斜度問題?
管徑大小問題?
笛身弧度問題?
謝謝.感恩
第三屆 玻璃創新營 得獎名單
http://140.126.106.29/award.htm
B組:工藝玻璃磨刻、噴砂、熔墜
第一名:吳孟陽
第二名:余致賢、蔡斯凡
第三名:余致賢、尤俊仁、廖子慧
環保創意獎:蔡斯凡
佳作:李易熾、廖子慧、盛思潔、謝嘉云、黃姿瑋
入選:黃姿瑋、吳孟陽、林瑞珠、劉語婷、曾芷晴
C組:熱塑
第一名:謝艾儒
第二名:官靜玟
第三名:林仲華
佳作:吳佩真
入選:黃欣然、磊勒丹.巴瓦瓦隆、陳宜君、林引華、吳冠賢
內容 日期
94/09/25 下午2點,於”新竹市立玻璃工藝博物館”舉辦玻璃營作品展示開幕典禮,,歡迎您蒞臨參觀。
2005/9/19 下午 08:00:22
94/09/22 上午11點,於”新竹市立玻璃工藝博物館”舉辦新營作品展示之展覽記者會,歡迎您蒞臨參觀。 2005/9/19 下午 08:00:10
第三季玻璃創新營作品展示,自94/09/22起至94/12/21止,為期三個月的展出,歡迎您蒞臨”新竹市立玻璃工藝博物館”參觀。 2005/9/19 下午 07:59:38
http://140.126.106.29/
2004【甲申年】武陵陽明高中國樂社聯合音樂會
作者:賢琴藝致 日期:2004-06-06 17:43
張銀樹老師
演出
國立武陵高中國樂社
國立陽明高中國樂社
協助
桃園縣立建國國中國樂社
時間:2004年6月6日(星期天) 15:30~18:00
地點:國立武陵高中禮堂(桃園市中山路889號)
曲目:
1.台灣農村三唱(合奏)2.馬蘭姑娘(合奏)3.鄉村的春天(笛二重奏)4.賽馬(二胡齊奏) 5.海島晨曲(笙 / 琵琶二重奏)6.在希望的田野上(合奏)7.南腔北調(合奏)8.道情(笛二重奏)9.喀什姑娘(柳琴/中阮二重奏)10.戰颱風(箏獨奏)11.望春風(大提琴獨奏)12.八月桂花遍地開(二胡二重奏)13.無錫景(合奏)14.拔根蘆柴花(合奏)15.送我一枝玫瑰花(琵琶獨奏)16.歡慶(笛二重奏)17.《木卡姆散序與舞曲》(箏獨奏) 18.水鄉歡歌(合奏)19.載歌載舞慶佳節(合奏)
詢問:yu@tosaint.com
網站:http://www.tosaint.com

流水:古琴音樂上的形式與轉化
作者:賢琴藝致 日期:2004-05-23 11:52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2003年蓮燈創意競賽
作者:賢琴藝致 日期:2004-05-23 00:08
2004國立陽明高中全校配置與樓層平面壓克力看板
作者:賢琴藝致 日期:2004-05-22 17:52
陶哨DIY
作者:賢琴藝致 日期:2004-05-22 00:02
南師美教系王智多教授-陶藝教學實例—陶哨的製作
http://ipx.ntntc.edu.tw/~dreamer/thesis/ocarina.htm
===
1.取一土團,大致搓成圓球狀,然後塑形
多幾個孔就是陶笛了.不過音要準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第一次素燒時會縮坏.第二次釉燒時還會再縮坏
真的是很不容易ㄚ
目前已經在燒了.過幾天在看看燒的如何.真是一翻兩瞪眼
=
拉坏要上手還不容易呢,看我手上多是泥巴,也知道是個肉腳!
20040602
修胚後.孔是亂挖的.吹還有聲音就是了
陶藝教學實例—陶哨的製作
王多智
壹、前言
人類從孩童時期,天生就喜歡利用土、砂子等來自大地的素材,從事各式各樣的活動,這也造就人類在陶藝上的發展歷史。小朋友利用雙手或藉由簡單的工具,就可以運用陶土進行各式各樣的造形活動,將其內心的構想表現出來,或是宣洩心理上的情緒,並可以從中得到創作的信心和成就感,這也是為何近年來,陶藝教學在國小美勞課程中日亦受到重視的原因。
緣此,本文擬介紹利用陶土素材,經由塑形、半乾、挖空及黏合等手法與技巧,以製作一個可以吹奏的陶哨。此一陶藝教學實例,將提供國小美勞教師及關心美勞教育的朋友參考,並能更了解陶土素材的另一種運用。
貳、教學準備
以下就教學上所需準備的教學材料,與製作陶哨時所需準備的工具設備,作一簡要的說明:
一、教學材料
一般在國小美勞課程所使用的土屬材料,包含有紙黏土、麵包土、造型土、油土、模型土、陶土、瓷土….等,種類繁多。這其中可以概分為自然土屬材料及人造土屬材料兩大類。由於多年前,發生人造土質中含有危害人體成分,因此近年來大多考慮以自然土質作為教學用材料為佳;此外,自然土質予人的感覺較為親切與自然,這是人造土質材料所缺乏的特性。
自然土質大約可分為三類:陶土、瓷土、及雕塑土,台灣本地所產出的鶯歌土、苗栗土等,都是質地優良的陶土;瓷土與陶土的性質十分接近,最大不同點在於瓷土中所含鐵質遠較陶土為低,因此可以燒製出白色的坯體;至於雕塑土,乃是為雕塑造型創作方便,而在陶土或瓷土中混和熟料之類材質。
因此,本教學實例所使用材料以陶土或瓷土為主,數量約每人半公斤重即已足夠。
二、工具和設備
簡易的工具如下圖1所示,茲說明如下:
1.泥漿:以所用的土質加少量水,調製成接近牙膏狀的濃稠度即可使用。
2.毛刷:採用毛筆或牙刷等皆可。
3.厚紙板:採用厚約1mm左右的較佳。
4.剪刀:一般剪紙用的剪刀即可。
5.鋼絲弓:可用鋸木材的線鋸架及吉他的最細鋼弦自行製作。
6.雕塑刀:刀頭有以鋼片或以鋼線製作成的,鋼片製作的較方便使用。
7.刀片:採用鋸片自行磨製成刀片或採用竹片刀皆可。
若需要進行打磨,可以再增加準備以下的工具:
1.砂紙(約120號)
2.海綿
3.玻璃試管
參、陶哨製作程序
此一教學實例的製作流程如圖二所示,詳細製作的步驟介紹如下:
1.取一土團,大致搓成圓球狀,然後塑形(圖3、圖4)。
2.將塑好形狀的土團擺放至半乾程度(圖5)。
3.利用鋼絲弓將半乾土團剖成兩半,剖開時可以將土團及鋼絲弓貼緊桌面,鋼
絲弓推過土團而將土團剖成一厚、一薄的兩半(圖6、圖7)。
4.在厚的那一半的剖面上,靠近吹嘴二、三公分處橫壓一條記號線,以此線作
為將來挖空的界線(圖8)。
5.將另外較薄的一片輕輕與厚的一片按照原樣重新組合,但不能太過用力使兩
片黏合(圖9)。
6.利用剛在厚的一片剖面上壓的記號線兩端作基準,同樣在較薄土片的外表上
橫壓一條記號線,此線作為將來切挖出氣孔的基準線(圖10)。
7.接下來分開兩片土片,並在較厚的土片剖面上,大約地畫上要挖空的界線並
進行挖空(圖11、圖12)。
8.挖空時注意厚薄均勻,並利用刀片沿著記號線垂直切下並將多餘的土切除,
使挖空的範圍在記號線處十分平整(圖13)。
9.剪一長條片的厚紙板,寬度大約與記號線處的挖空寬度相等;長度則比記號
線到吹嘴外圍的距離長就可以,此紙片將作出吹氣的通道(圖14、 圖15)。
10.除了吹嘴一端外,將兩片欲黏合的周圍,都用刀片刮出粗糙的表面(圖16、
圖17)。
11.在刮粗糙的地方用毛刷塗刷上泥漿,泥漿層不需太薄,以防止黏合後再度開
裂(圖18、圖19)
12.黏合時先將紙片置於靠近吹嘴處的兩片土片中間,再將兩片土片按內外記號
線位置對齊黏合,並需注意用手沿著黏合縫稍加力量擠壓,使接合的縫變小
並擠出多餘的泥漿(圖20、圖21)。
13.使用工具將接合縫抹平,但小心不要將記號線抹掉(圖22)。
14.使用刀片沿著記號線切割數次,直到刀尖切到紙片(圖23)。
15.沿著記號線切出一個斜面,直到在記號線處的斜面刃部接近貼緊紙片時,再
於記號線下緣約1mm處,,平行橫切一刀並挑出這一小條土屑,露出可以
看到紙張的小縫(圖24、圖25)。
16.輕輕抽出紙張,並檢查內外兩條記號線切割的地方是否內外上下對齊,若沒
有則必須將這部份切割修飾讓其對齊(圖26)。
17.將紙片小心插回原位置,同步驟15,在記號線下約3mm處再橫切一條線,
並將紙張通道的土屑清除乾淨,最後將斜面的刃線部位修薄後,就可以將紙
片再小心抽出,試吹發聲是否順利(圖27)。
18.若試吹發聲沒有問題,可在作品腹部鑽挖一小洞,吹的時候,手指按放這一
小洞便能形成高低不同的兩個音(圖28)。
19.若需要打磨光亮,可在作品全乾後,利用砂紙砂磨作品表面,再用浸水後擰
乾的海綿擦拭乾(使作品表面有些微濕潤),最後再用玻璃試管於作品表面加
壓磨光。
20.燒製後完成。
製作過程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茲說明如下:
土質仍柔軟未達半乾程度時製作,容易變形且土屑較易黏塞住空氣通道。但
若太過乾硬,則不容易剖開且黏合後容易再度開裂。
2.利用刀片所切出的斜面,越斜越利於作品的發聲。
3.作品上方吹嘴兩側,由於厚紙板撐開的關係,結構較為薄弱,最好利用濕土
補強,否則容易開裂影響發聲。
4.斜面處所橫切出的縫隙,剛開始不能太大,否則吹時空氣大量外漏,會形成
破聲或僅有嘶嘶的空氣聲。
5.修整對齊兩條記號線部位時,若因此使斜面的縫隙變大,則不需要再橫切刃
線擴大縫隙,否則縫隙太大會形成上述3.所述情形。
6.凡是需用刀具修整斜面位置時,一定保持厚紙板插入在內,以防止此斜面因
刀具用力而向內塌陷,造成無法發聲。
7.試吹時若沒有聲音或發聲不良,檢查是否有土屑塞住空氣通道。
8.在作品腹部鑽挖的小洞可以控制音高,洞越挖大則音越高,因此若需要將陶
哨製作成陶笛,則需要小心鑽挖這些小洞,邊鑽挖邊試吹,到達所需要的音
準即不能再擴大洞的大小;至於鑽挖的位置則以手指能按到為考量。
9.作品一般考慮素燒即可,或配合燻燒;若上釉進行釉燒,需注意上釉時勿使
釉藥塞住空氣通道。
肆、結語
我國古代就有利用陶土做的樂器—壎,但是在吹嘴發聲的結構與此一教學範例不同,此處所利用發聲的吹嘴結構,與一般交通指揮所用的哨子相近,具有吹氣的通道與出氣的斜面;另外,一般製作陶哨的技法還有採用模製方式與捏塑方式兩種,不同於本教學範例採用半乾剖開挖空再黏合手法。但本教學範例採用的製作方式,在處理發聲的結構或音孔的調整上,都比較其他的製作方式來的容易掌控。
以上介紹的教學實例,融合多種陶藝的基本製作技法,並且提供小朋友自由塑形的思考空間,加上完成品可以發出聲音,是一個非常適合運用在教學上的範例,進而能引起小朋友對陶藝創作的興趣。